|
攜手抗癌 戒菸及早
|
吸菸與癌症
WHO指出,30%的癌症與吸菸有關,若要降低癌症發生,應從戒菸著手!
根據統計,全球每年因吸菸造成癌症的死亡人數超過100萬人,約占癌症總死亡率的三成。吸菸除了與肺癌、肺氣腫密切相關外,其實與口腔癌、咽喉癌、舌癌、膀胱癌、食道癌、胃癌、肝癌、子宮頸癌等全身性癌症都息息相關。
根據國際組織ASH(Action on Smoking and Health)研究,男性吸菸者與非吸菸者相比,有22倍的機率更可能得到肺癌,鼻部癌症(2倍以上的機會),口腔癌(包括:舌、口、唾腺;27倍),喉癌(12倍),陰莖癌(2~3倍),肛門癌(8~9倍)。
戒菸,則可以降低罹患及死於癌症的風險,效益會隨著戒菸期間越長而增加,但會因每個人的菸齡和菸量有所差異;即使是已罹癌的吸菸者,戒菸都能降低罹患第二種癌症的機率。為降低罹患及死於癌症的風險,戒菸及不吸菸是最好的選擇。
而吸菸除了導致癌症的發生外,還會造成缺血性心臟病、腦血管疾病、下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2013年澳洲最新研究顯示,每3位吸菸者中,就有2位會死於吸菸導致的相關疾病。
「戒菸、抗癌」單車環台公益行
「台灣癌友單車運動協會」的癌友不乏是吸菸的受害者,這些抗癌鬥士們都曾與死神搏鬥過,罹患癌症對許多人而言都是身心倍受煎熬,但他們靠者運動走出陰霾、找回健康,單車運動是他們彼此共同的嗜好,所以共同籌組「台灣癌友單車運動協會」,希望能藉以鼓勵癌友及其家屬們~癌症並不可怕,以運動走出戶外,找回健康及自信。
此次為了宣導戒菸與抗癌,40多位癌友及家屬於2014年10月28日從台北誓師出發,展開十天挑戰1100公里的單車環台公益行。
抗癌鬥士小故事
|
抗癌小故事
在37歲罹患甲狀腺癌,在醫院開完刀、麻醉一退就向妻子要菸抽,回到工作崗位更肆無忌憚;兒子在幼稚園畢業典禮時,拿著麥克風向大家說「希望有一個健康的爸爸」。雖然感動但仍繼續吸菸...,直到有一次與車隊騎單車爬坡,被狠狠甩在後面,還差點喘不過氣來,才下定決心戒菸。
他表示,癌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放棄了自己,要相信醫生,給自己及醫生力量,然後透過規律地生活、適量地運動、正確地飲食,建立起積極正向的觀念,永不放棄,堅持下去,重新找回失去的健康。
謝永照現為「台灣癌友單車運動協會」理事長。
|
姓名 |
謝永照 |
年齡 |
57年次 |
癌種 |
甲狀腺癌 |
吸菸習慣 |
曾吸菸22年、一天3包菸 |
|
抗癌小故事
15歲開始吸菸、45歲診斷出喉癌四期的林家修表示,因為罹患了下咽癌四期,做了全喉切除手術,一時無法與外界言語溝通,只能用筆交談。不只吞嚥上有困難,鼻子也喪失了嗅覺,並改以氣切口呼吸。這發生的一切種種,始終無法釋懷。
經由家人、朋友的鼓勵,及中華民國無喉者復聲協會的幫助,才讓我漸漸跨出步伐與人接觸,不再封閉。從發出聲音開始到單字、片語、構成句子,一字一句重覆不斷的練習,如今已可用食道語與人交談。這是他所付出的慘痛代價,所以向還在吸菸的朋友喊話:戒菸要及早,千萬不要成為不見棺材不掉淚的人。
之前看到癌友騎車環島的報導,心中非常的震撼,心想有機會我也要參加。除了挑戰自己,也希望告訴身邊的朋友、病友們,癌症不是絕症,一定要勇敢積極的去面對未來生活。
|
姓名 |
林家修 |
年齡 |
51年次 |
癌種 |
喉癌 |
吸菸習慣 |
曾吸菸33年、一天3包菸 |
|
抗癌小故事
從33歲開始,短短不到5年的時間,陸續得了5次癌症。幾度進出醫院,歷經多次的手術、化療、放療,過程之艱辛難熬,不是病友無法體會。
除了病痛的折磨,還有家庭經濟也遭受重大衝擊,一家老小也為我的健康問題終日惶惶不安,一個圓滿的家庭幾乎要被病魔打散。
但慘痛的經歷及顏面的缺憾並沒打倒莊啟仁。他開始接觸自行車運動,又打開了人生另一扇光明的窗。他表示希望藉由參與此次的活動,分享自身的抗癌經驗,能夠鼓勵癌友們勇敢堅強的面對未來的每一天。
|
姓名 |
莊啟仁 |
年齡 |
57年次 |
癌種 |
多重癌症 |
吸菸習慣 |
曾吸菸13年、一天2包菸 |
|
抗癌小故事
42歲時罹患大腸癌,住院期間,想到重要家人,必須堅持到底。經過半年化療,容貌滄桑許多。休養期間,幾位朋友到家中探望他、安慰他不要胡思亂想,其中有位朋友告訴他:「同樣是兩輪,要選擇坐著(輪椅),還是選擇騎著(單車)」,這句話讓他難以忘懷,從此他就開始投入單車運動,跟單車結下不解之緣。
在這期間他仍定期至醫院做追蹤,結果發現持續運動讓大腸癌指數緩緩下降,甚至趨近於零,他感到十分意外,也更熱愛此項運動。
陳劉裕認為癌症不可怕,只怕自己沒信心,要給自己力量,愛護自己,更希望還在吸菸的人為了自己健康,也為了不製造二手菸影響到家人朋友,即時戒菸,共創無菸環境。
|
姓名 |
陳劉裕 |
年齡 |
49年次 |
癌種 |
大腸癌 |
吸菸習慣 |
曾吸菸20年 |
|
抗癌小故事
17歲開始吸菸,本身菸、酒、檳榔都來,原自認體力比年輕人還好,從來不相信自己會得癌症的許民榮,卻在47歲時罹患食道癌,切除了食道及喉嚨,50歲又罹患口腔癌,至此才戒掉這一切。
罹癌後進行手術切除食道與喉嚨,歷經三個多月手術、化療、電療,確定能活著時,支撐他活下來的母親卻腦出血急救後成植物人。在母親臥床的一年多,他反覆思考,老天爺讓他活下來是為了什麼?在癌病這幾年和母親在長照中心看到因疾病使一個個家庭陷入人生的低潮期痛苦不已,覺得這是老天爺給他的使命,因為只要他激勵一位癌友,就能使一個家庭過著快樂的生活,因此他開始加入台灣癌友單車運動協會的行列,呼籲癌友們站出來,讓運動成為習慣。
兩次癌症的手術、化療、電療過程十分難熬,他慶幸自己因為長期的運動習慣讓他有體力能夠撐過這一切,但他希望大家不要像他這麼晚才領悟「活著真好」的道理,及早遠離菸酒。
|
姓名 |
許民榮 |
年齡 |
49年次 |
癌種 |
食道癌、口腔癌 |
吸菸習慣 |
曾吸菸30年、一天2包菸 |
|
抗癌小故事
當初爲了心安還買貴一點的菸抽,生病了才知道,不管是貴的、便宜的、濃的、淡的,只要是菸對身體都有害!第一次參加單車環島公益行,這次途中看到一群年輕人在吸菸,想開口勸阻,才發現要勸別人不要吸菸竟滿緊張的,正拿起禁菸布條、深呼吸要開口的時候,年輕人可能已看到布條就先熄菸了,孫越叔叔及陳淑麗姊姊真的很厲害,可以勸人戒菸勸30年,我們會立志向兩位前輩看齊,促成每個家庭都更好。
|
姓名 |
呂東興 |
年齡 |
56年次 |
癌種 |
舌癌 |
吸菸習慣 |
曾吸菸30年、一天2包菸 |
|
抗癌小故事
從高三時開始吸菸,每天至少一包菸量,記得當時吸菸時,每天早上起床都會胸口悶悶的,並咳出許多的痰來,牙齒也會變成黃板牙,尤其吸菸時產生二手菸的問題,讓親人或朋友見面時離的遠遠的。加上本身為慢性B肝患者,生病之後菸酒更是碰不得。
後來發現罹患肝癌而住院,幾經波折,終於完成肝臟移植,移植術後也經過多年了,目前每3個月回診一次。他說為了回報關心他的親友,他不只要把身體顧好還要更健康,所以運動是他所必須堅持的,他也鼓勵癌友能走出來,遠離病苦及創造未來健康的生活。
|
姓名 |
馮耀賢 |
年齡 |
56年次 |
癌種 |
肝癌 |
吸菸習慣 |
曾吸菸15年、每天1包菸 |
|
抗癌小故事
曾經在軍隊服務的宗祖仁,罹癌前就熱愛路跑、游泳、登山及騎自行車等運動。但因為愛吃辣及燒烤等重口味食物,50歲得到大腸癌,罹癌後驚覺長年以來因工作無法與家庭成員相處的遺憾,希望能爭取多一點時間與家人相處,以彌補自己對家庭的虧欠,更害怕惶恐因病而離開他們,於是申請退休。
罹癌後曾經3個月不到就暴瘦至少20公斤,當時太太家人都為他擔心,幸好切除手術後病理檢驗及術後各項檢驗腫瘤均未轉移,醫師建議以口服化療藥治療半年現已改為每3個月回診。出院後回診之各項檢查結果皆正常,讓自己放下心中大石,現今在家除了照顧兩老,接送兒子上下學,也每日游泳或跑步健身,每週更參加各場次路跑或自行車活動,重新展開自己的生活。
他說,面對過生死的關頭才知道生命的可貴!
|
姓名 |
宗祖仁 |
年齡 |
50年次 |
癌種 |
大腸癌 |
吸菸習慣 |
曾吸菸20年、一天1包菸 |
|
抗癌小故事
高中時開始吸菸,直到28歲喉嚨息肉手術需休養,加上兒子出生,索性將菸戒掉。
後來在一次登山活動中發生血尿的情形,診斷確定罹患了膀胱癌,經醫師說明才知道吸菸對膀胱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當他發現有血尿問題時,還以為只是膀胱結石,沒想到竟然是膀胱癌,經過手術刮除腫瘤,但5年後又再復發,再次手術治療。
現在他養成運動的習慣,重新找回健康,也想要讓所有癌友看到,癌症並不可怕,運動是良醫,運動才是王道!
|
姓名 |
劉建興 |
年齡 |
49年次 |
癌種 |
膀胱癌 |
吸菸習慣 |
曾吸菸11年、一天2包菸 |
|
抗癌小故事
44歲罹患大腸癌,自己與家人雖不吸菸,但周遭的同事朋友大多是老菸槍,所以長期處於二手菸環境中。有些場合貼有禁菸標誌,但許多人依然故我吸菸,聞到菸味總讓我覺得身體很不舒服且難受,只能帶上口罩並注意空間通風。
但現在生病了,更加珍惜生命的可貴,最希望能幫助吸菸的朋友趕快戒菸,讓不吸菸的人不再遭殃。
|
姓名 |
鄒燦南 |
年齡 |
56年次 |
癌種 |
大腸癌 |
吸菸習慣 |
無 |
|
抗癌小故事
41歲時發現三期中大腸癌,經切除手術後一年,身體逐漸恢復,但感人生無常,遂放鬆心情,注重保養、均衡飲食,做適度運動,每週約3~4次游泳或爬山,暑期時並與家人出國旅遊,保持身心健康,近十年逐漸增加運動量及強度,並開始參加鐵人三項。
施慶賢認為癌症不可怕,只要有良好的醫護及自我調理,保持身心愉快、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可完全恢復。他說,運動永不嫌晚,他從來就不是運動員,卻可以經由練習,循序漸進,完成一般人認為不可能完成的比賽,並在分齡組常名列前三,他自認現在的心肺功能及耐力較20、30歲時更強許多。
他希望此次環台之旅,能帶給國人正確抗癌觀念,並能提倡運動風氣,增進國人身心健康。
|
姓名 |
施慶賢 |
年齡 |
38年次 |
癌種 |
大腸癌 |
吸菸習慣 |
無 |
|
抗癌小故事
32歲時診斷出乳房惡性腫瘤,開始荷爾蒙藥物治療,之後進行多次切除及乳房重建手術。
黃姿維罹癌後在生活作息上做了很大的調整,例如她罹癌前不喜歡運動,但手術後每天做早操,假日登山、騎自行車等,覺得運動不僅是信心的建立,也是身心靈的整合;另外也將原本喜愛甜食及油炸物的習慣改掉,現在飲食清淡,少肉多蔬果。
她建議癌友們應多走出戶外,同時可以參加癌友支持團體,不僅可以吸收新知,在抗癌路上也不感覺孤單,增加面對未來的勇氣。
|
姓名 |
黃姿維 |
年齡 |
50年次 |
癌種 |
乳癌 |
吸菸習慣 |
無 |
|
抗癌小故事
30歲時發現罹患甲狀腺癌。目前每天藥物控制,情況良好,曾經單車環島15天,平常也有固定慢跑習慣。
身為醫院急診室護理師的她,因為自己罹癌所以希望能為癌友付出微薄的心力,還可一起相互加油打氣。
|
姓名 |
董恩璇 |
年齡 |
69年次 |
癌種 |
甲狀腺癌 |
吸菸習慣 |
無 |
贊助單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