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全球菸草流行報告中指出,『菸草公司的目標很簡單,就是讓年輕一代對尼古丁成癮,而新興菸品就是大菸商的行銷捷徑!』
2024年世界衛生組織菸害防制宣導的主題強調「保護兒少,避免菸商干擾(WHO:Protecting children from tobacco industry interference)」,呼籲各國積極進行以青年為主的宣導活動。泰國、美國、烏克蘭、瑞典及尼日等國衛生與教育機構,與反菸團體共同舉辦了青年宣導活動和研討講座,並因此獲得WHO的公開嘉獎與獎勵金。
臺北市作為首善之都,與國際接軌,推出了「臺北國際接軌~認清菸商真面目」的菸害防制宣導計畫,呼應全球對抗菸商操弄的行動。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指出,最有效的菸害防制方式,就是讓年輕人親身參與政策制定與計畫執行。對於臺北市的年輕人而言,最具影響力的拒菸宣導,莫過於與國際同步,揭穿菸商的各種手段,讓每個人都成為「我拒菸,我驕傲」的好青年!
臺北市作為國內外旅遊觀光、商務展覽的重要城市,特別製作了30秒的中英文版宣導短片,由蔣萬安市長以堅定、專業的旁白,畫面穿插臺北市吉祥物熊讚,可提升市民及訪客對「菸害防制法」新法認識,了解菸害與相關律法,同時也能避免觸法。
根據菸害防制法第15條規定,全面禁止電子煙及未通過審查上市之加熱菸,任何人不得製造、輸入、廣告、販賣皆加重罰責!依同法第40條規定,任何人、任何地方使用電子煙或未通過審查的加熱菸,處新臺幣2千-1萬元罰鍰。
*菸害防制新法重點:https://bit.ly/3VkEAyZ
依臺北市自治條例,高中職以下學校50公尺內禁止販賣、供應、展示或廣告加熱菸;100公尺內禁設撞球館;200公尺內禁設網咖。
*臺北市新興菸品管理自治條例:https://bit.ly/3Xacl8J
臺北市衛生局與董氏基金會再聯手推出《菸害偵探社》8分鐘宣導影片,邀請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江建勰醫師化身菸害偵探,以「菸商最愛年輕人」、「新興菸品,新的科技、新的騙局」、「水菸也是菸」、「沒有替代,只有危害」、「減害的謊言」、「多重成癮」、「EVALI電子煙肺傷害」、「地球付出的代價」、「菸商行銷騙局」及「糖衣毒藥」等面向之資訊,揭露菸商十大真面目,引導學生國際接軌、自主學習拒絕所有菸品,了解各類菸品對健康的嚴重危害。
宣導影片可搭配課後學習單(點選下載),幫助我們重點聚焦、菸害防制接軌國際!
電子煙加熱後,會釋出甲醛、乙醛、超細微粒、重金屬等有毒物質,可能引發急性氣喘、肺傷害,造成腦部、心臟、肺臟、肝臟、腎臟等器官損害。
2019下半年,美國爆發電子煙相關肺傷害(EVALI)疫情,患者出現噁心、嘔吐、頭痛、疲勞、高燒不退、呼吸困難及胸部劇烈疼痛等症狀,累計2,807名年輕人因使用電子煙而住院,大部分為35歲以下的年輕人,最小的只有13歲,共68人因此死亡。
*電子煙危害https://www.e-quit.org/CustomPage/HtmlEditorPage.aspx?MId=1404&ML=3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教育局與董氏基金會攜手推出一系列拒菸宣導文宣品,旨在提升青少年對抗菸害的意識。
此外,鼓勵臺北市高中職以下同學們,只要掃瞄海報上的QR code,參與「臺北國際接軌~認清菸商真面目」答題活動,就有機會抽中iPad等好禮!(google活動網址)
1、真面目:菸草公司的目標是「吸引年輕人對尼古丁上癮」,而新興菸品是大菸商的捷徑!
美國衛生部在1989年已證實,尼古丁的成癮性與海洛英、嗎啡同屬最高等級,對身體和大腦都有危害。 WHO強調:菸草公司以行銷新興菸品為捷徑,用來擴張尼古丁成癮市場,持續賺取利益新興菸品是菸草公司行銷的捷徑。。WHO報告曾揭露,菸草公司投入推廣菸品的行銷費用,每年高達100億美元(即3200億新台幣),用於媒體宣傳、網紅置入及各類活動贊助等,誘使年輕人加入吸食的行列
2、無論電子煙、加熱菸或水菸,與紙菸都一樣有害、都會上癮!
電子煙、加熱菸或水菸在高溫(攝氏200-450度)加熱下,會產生「氣溶膠」,就是「細懸浮微粒」,含有高濃度尼古丁,不僅與傳統紙菸一樣有害,且會讓人提早成癮。千萬不要被菸商謊言所騙,誤以為只是水蒸氣或香氛,一旦嘗試會很容易上癮,也會傷害自己與身邊的人。
3、全球每年超過800萬人死於菸害,無煙菸品及水菸同樣也會致命。
WHO指出:「每2名吸菸者如果不戒菸,就有1人半數的吸菸者將因會死於其吸菸而死亡行為」!全球每年超過800萬人死於菸害,主要由於心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各種癌症等,其中包括130萬的非吸菸者死於二手菸暴露主要由於心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各種癌症等。除了對健康的危害,菸草種植、生產與使用更對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害。
4、全球每年350萬公頃的土地被轉種菸草,砍伐至少6億棵樹木,且耗費220億噸水、產生8,400萬噸二氧化碳。
菸草公司強力行銷新興菸品,鎖定35歲以下的年輕人,誘騙他們上癮成為新客戶,以彌補吸菸人口逐年減少所導致的菸品業績下滑。 菸草公司誤導新興菸品是減害產品,宣傳可以替代傳統紙菸,但研究證實,新興菸品不僅高度成癮,更是吸菸、大麻、毒品及酒精的入門,讓無辜的青少年最終成為多種菸品的使用者。
5、大菸商積極行銷新興菸品,其有害化學物質及塑膠、金屬、電池等廢棄物,都成為環境生態的超級殺手!
我們賴以為生的地球,除須承受日積月累的菸蒂汙染,近年暴增的新興菸品,其煙彈、塑料、金屬、電池和化學廢物等問題更多,殘留的有毒化學物質及重金屬多會滲入土壤及水源,都是環境生態的殺手〪
6、菸草公司常假借社會責任,並宣稱環保,但實際迫害地球最嚴重的就是菸草公司。
因為吸菸,每年有350萬公頃土地被轉種菸草、需砍伐至少6億棵樹木、耗費220億噸水,產生8,400萬噸二氧化碳,導致森林破壞和生物多樣性喪失。
7、菸草公司每天花費至少2300萬美元用於媒體宣傳、網紅置入及各類活動贊助,誘騙年輕人加入吸菸行列。
為了開拓成癮市場,菸草公司每天至少平均花費2300萬美元用於媒體宣傳、網紅置入及各類活動贊助等,誘使年輕人加入吸食的行列。WHO報告也指出:菸草公司投入推廣菸品的行銷費用,每年高達100億美元(即3200億新台幣)〪
8、為新興菸品「漂白」:資助學者與學術期刊發表偏頗的研究報告!
美國反菸組織「真相倡議Truth Initiative」研究指出,菸商為了洗白形象不惜砸錢媒體,以各種業配置入策略廣告行銷新興菸品!甚至把自己包裝為公共衛生伙伴,卯足全力扭轉其「賺錢害人命」公眾形象的同時,繼續銷售紙菸;使用「減少危害」一詞,號稱這是經過驗證的公共衛生策略,可為那些戒不了菸的人提供科學實證的減害替代品,以此作為其擴大消費市場的策略。 https://www.peopo.org/news/585149
9、開發中國家,有大量童工和孕婦在菸草農場工作,導致健康飽受威脅。
菸草公司在亞洲、非洲的菸草農場雇用童工和孕婦處理菸葉,使他們長時間暴露在高量尼古丁中,導致尼古丁中毒,表現為頭暈、噁心和嘔吐等症狀,這被稱為「綠色菸草病(Green Tobacco Sickness)」。在沒有任何防護的情況下接觸尼古丁的孩童,相當於每天吸入50根菸,這對他們的腦部發育產生嚴重影響。此外,孕婦在菸草農場工作也面臨著極大的健康風險,尼古丁和化學物質的暴露可能對她們自身及胎兒造成長遠的影響。更為嚴峻的是,這些兒童和孕婦的辛勤工作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報酬,或工資低得離譜。他們的勞動不僅阻礙了兒童接受教育,也剝奪了他們享有健康、正常生活的權利,這些都是每個孩子應得的基本權益。 拒絕助長損人利己的菸草業繼續害人,立即戒菸及拒絕所有菸品吧! https://www.peopo.org/news/540038
10、「減害」是菸商行銷伎倆!只有吸菸或不吸菸,沒有比較好的菸!
★宣導海報、影片(點選下載)
★相關參考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