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部復健運動
|
肺部復健運動包含肺部呼吸訓練與肺部運動訓練,能夠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無效式呼吸,減少二氧化碳蓄積在肺臟中。持之以恆的練習可以改善肺部功能、緩解呼吸困難的症狀、增加活動的耐受性,並提高生活品質。
✱ 肺部呼吸訓練
肺部呼吸訓練分為噘嘴呼吸與腹式呼吸,透過經常性的練習,患者學習以正確的方式減少呼吸的頻率和增加潮氣容積,在呼吸急促時可以控制並緩解不適的症狀。
原則: |
(1) |
病人在最舒適、放鬆的姿勢,儘可能增加正常放鬆呼吸型態,利用最小能量來控制呼吸,用鼻子吸氣,以嘴吐氣。 |
(2) |
任何呼吸運動皆以圓唇式呼吸來配合。 |
|
1. 噘嘴呼吸
功用: |
可增加氣道內壓力至與口部壓力相近,以減低氣道塌陷,使氣道維持正壓,而降低通氣頻率、增加潮氣容積,減少無效通氣,避免無謂的呼吸作功,緩解病患的焦慮不安。 |
方法: |
用鼻子慢慢深吸氣,而後嘴像吹口哨(或吹蠟燭)般的噘嘴唇慢慢經口呼氣,須放輕鬆不可太用力呼吸,以免胸內壓過度上升而壓扁小氣道。 |
步驟一: |
鼻子吸氣,在內心默念「吸-吸-吸」,並配合節奏用鼻子做深吸氣。 |
步驟二: |
嘴巴吐氣,噘起嘴唇像是要吹熄蠟燭一樣,默念「吐-吐-吐-吐-吐-吐」,並照著節奏吐氣。 |
|
訓練要點:保持吐氣時間為吸氣時間的兩倍。有慢性肺病的人吐氣比吸氣更困難,吐氣時間需要更長。肺部空氣吐乾淨,才吸得進。 |
2. 腹式呼吸
作用: |
節省呼吸作功,並使自己容易控制呼吸,改進肺的通氣並降低分泌物的濃度。 |
方法: |
患者放鬆肋間肌及輔助肌而做深呼吸,停頓一下再慢慢吐氣,此時治療者將手放在劍突下的腹部上,注意橫膈膜須下降向外凸出,在吐氣時給予固定壓力,此可在作坐姿、站姿、走路、爬樓梯皆可運動。 |
步驟一: |
半坐臥靠在椅背上。一手放在胸部,另一手放在腹部。 |
步驟二: |
用鼻子深吸氣至腹部(胸部維持挺胸原狀,腹部鼓起),憋氣兩秒後,慢慢吐氣腹部自然收縮(可以配合噘嘴呼吸訓練法)。 |
|
3. 進階練習
熟悉半坐臥姿勢後,再漸進式練習端正坐姿、站立、躺著的腹式呼吸訓練。
✱ 肺部運動訓練
肺部運動訓練可以增加患者的活動耐力。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多會發現使用上肢的運動要比使用下肢的運動來的費力,結合大肌肉群動作的肺部運動訓練,可以減緩病患日常生活的氣喘情形。要經常練習才有效果喔!
練習頻率:每周三到五天,每次30分鐘。
1. 下肢運動
|
可尋找一個公園或學校操場,跨開腳步慢走,按照節奏用鼻子深吸氣,並同時內心默念「吸-吸」,噘嘴並按照節奏「吐-吐-吐-吐」慢慢吐氣。 |
|
如果當天體能狀況良好,跨開腳步慢走,按照節奏用鼻子深吸氣,並同時內心默念「吸-吸-吸」,噘嘴並按照節奏「吐-吐-吐-吐-吐-吐」慢慢吐氣。 |
|
如果當天體能狀況不佳,跨開腳步慢走,按照節奏用鼻子深吸氣,並同時內心默念「吸」,噘嘴並按照節奏「吐-吐」慢慢吐氣。 |
|
2. 上肢運動 (坐輪椅或行動不方便者可改做上肢運動)
步驟一: |
站姿並將雙手伸直舉高,內心默念「吸-吸-吸」並同時按照節奏用鼻子深吸氣。 |
步驟二: |
噘嘴並按照節奏「吐-吐-吐-吐-吐-吐」慢慢吐氣,吐氣同時將雙手慢慢放下。 |
|
步驟三: |
接著坐在椅子上,同樣將雙手舉高,配合節奏「吸-吸-吸」用鼻子做深吸氣。 |
步驟四: |
噘嘴並按照節奏「吐-吐-吐-吐-吐-吐」慢慢吐氣,同時將雙手放下並慢慢彎腰。 |
|
【聯合製作】
【公益贊助】
【諮詢委員】
王英偉署長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
余忠仁醫師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內科教授、內科部主任
林慶雄醫師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監事、彰化基督教醫院中華路院區副院長
謝孟雄醫師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董事長、 實踐大學董事長
【審稿醫師】
賴志冠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
薛光傑醫師 高雄榮民總醫院家醫部
鄒志翔醫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胸腔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