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大加熱菸氣霧研究:也發現加熱菸有比紙菸危害更大的物質
國健署建議:避免使用加熱菸、戒除加熱菸
日前媒體報導陽明交大加熱菸氣霧研究登國際期刊,部分報導斷章取義,並下結論說加熱菸是很好的減害產品? 誤導民眾以為可以用來戒除或替代紙菸,董氏基金會強調,該篇研究中同樣也有發現加熱菸有比紙菸危害更大的物質,還需要長期研究,且加熱菸含有羰基化合物及亞硝胺等致癌物質,仍然是有害的菸品。又根據國民健康署去年剛出版的『台灣臨床戒菸服務指引』中表示:加熱菸的使用可能導致心臟及心血管內皮功能障礙,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建議應避免使用加熱菸,若有使用者,建議應戒除。對於氣喘之發生,也有相同的證據及建議。
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表示,該篇研究完整的結論是:
1.能夠根據化學成分的特徵區分加熱菸與傳統紙菸,顯示加熱菸可能帶來不同的健康風險。
2.雖然加熱菸中的羰基化合物(carbonyls)和亞硝胺類(TSNAs)含量較低,可能意味著對某些有害物質的暴露減少,但其他濃度較高的化合物則需要謹慎評估。
3.相較於傳統紙菸,加熱菸即使部分有害物質釋出濃度降低,但仍存在健康風險,長期危害更是難以預測。
4.非目標式分析無法精確測定加熱菸中乙酰丙酸(acetoin)、二甲基苯甲醛(dimethylbenzaldehyde)、糠醛(furfural)及異丙基萘(DIPN)的確切濃度,這些物質在加熱菸中較高。
5.為了充分理解這些化學差異對消費者健康的影響,以及長期使用加熱菸與傳統吸菸相比之下的健康效應,長期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郭斐然醫師表示,臨床醫師講究的是 "臨床證據",以加熱菸來說,"減害" 要有減少癌症、心血管疾病或氣喘的流行病學研究或臨床試驗,這些加熱菸目前都沒有。相反是危害的證據,例如日本的研究證實使用加熱菸會增加新冠肺炎的風險。毒物學分析固然重要,有助於了解致病機轉或罹病風險,但是最終需要臨床證據證實其理論,否則實用價值有限。加熱菸商最喜歡宣傳宣傳毒物學分析,因為這是他們投資最多,成果最多的領域,但是從成癮角度來看,加熱菸尼古丁含量不低甚或比紙菸更高,讓使用者上癮以後難以戒除,菸商卻避而不談。
董氏基金會、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再次呼籲切莫誤信菸商宣傳,只有吸菸或不吸菸,沒有比較好的菸,只有戒菸才是獲得健康的正途,加熱菸使用者也應該戒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