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氏三十 因為有您
|
分類:無菸記事
|
孫叔叔(jtf_abc) | 2014/5/18 下午 04:55:50
|
三十年的董氏基金會,要感謝的人很多,謝謝大家不分政黨、不分色彩,一起為全民的健康付出。
董氏基金會30歲了!自1984年5月19日成立以來,在民間團體、政府部門、學界、企業界及社會大眾的一起支持參與下,讓台灣的菸害防制從社會倡議、建立制度到國際接軌,心理衛生透過各項情緒教育建立民眾對「憂鬱」正向看待,食品營養則從校園宣導、食品安全建立全民均衡飲食觀念。
菸害防制 國際接軌 邁向無菸台灣 80年代當國人對菸害還懵懂之際,董氏創辦人嚴道董事長及影帝孫越兩位菸害的「過來人」一拍即合,因孫越演過一部名為「二手貨」的電影,嚴道就主導由孫越推出「人人有權拒吸二手菸」,開啟台灣菸害防制的序幕。 1987年,美國繼要求台灣開放洋菸進口後,又要求我政府開放菸品廣告及促銷,董氏即結合相關民間團體成立「拒菸聯盟」,歷經6年十多次的陳情與抗議,最後在前署長張博雅的主動幫助下,於美國三大報刊登「抗議美國輸出癌症與死亡」廣告,終使美國放棄以開放菸品廣告為貿易談判的籌碼。1989年創辦「亞太地區拒菸協會」,串聯亞太各國共同抵禦跨國菸草公司的掠奪。1992年,成功終止長達數十年的軍中配菸政策,1990年讓36歲的搖滾歌手薛岳臨終前的「尊重生命」廣告,成為電視台願意免費播放公益廣告的首例。歷經八年努力,1997年促成台灣「菸害防制法」的誕生;隨即再進一步結合百餘民間團體成「台灣」提案推動開徵「菸品健康福利捐」,促使2002年正式開徵。1998年協助台北市民向西北航空求償,促成西北成為美國第一家全球航線全面禁菸之公司。隨著數以萬計的菸害研究及WHO唯一公約「菸草控制框架公約」的頒布,於是開始全力尋求修法,終使菸害防制法得以於2007年修正通過,自2009年1月起執行「大部分室內公共及工作場所禁菸」! 除了法令政策的推動,也開啟藝人參與公益的風潮。由孫越、陳淑麗帶頭加入,促使三十年來先後有李明依、周子寒、王中平、王偉中、關之琳、庾澄慶、趙自強、張惠妹、成龍、李玟、蔡依林、S.H.E、李㼈、周杰倫、林依晨、蕭敬騰等令人感動的演藝界典範,不分世代的投入菸害防制志工行列,共同朝健康快樂的無菸台灣前進。 為進一步促進全球華人共享健康資訊,2007年架設了兩岸四地唯一繁簡
心理衛生 情緒教育 期許全民無憂 心理衛生組成立之初,以情緒教育為主訴,創辦各式兒童青少年成長活動。自1996年開始,台灣掀起關注EQ的風潮,心理衛生組轉型對大眾做情緒教育。1999年,台灣發生史上傷亡最慘重的天災「921地震」,民眾陷入深深的焦慮與不安,此年世界衛生組織也提出警語,憂鬱症已與癌症、愛滋並列為二十一世紀三大疾病。此時有嘉隆實業朱英龍董事長加入,自此心理衛生組積極推動憂鬱防治及心理健康促。 包括(一)全台巡迴舉辦講座,直接與民眾互動。同時透過此深耕教育、讓專業醫療人員與民眾直接對話,早期精神科門診的門可羅雀,至今日門診必需限制掛號人數。扭轉民眾對「精神科」及「心理疾病」就診的看法。(二)首創憂鬱症防治網站,提供民眾憂鬱症防治線上資訊,有憂鬱症留言版、線上篩檢及各式影音互動的宣導教材,最高記錄一年有40萬人次使用線上憂鬱情緒篩檢表。(三)創立「憂鬱症篩檢日」 (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結合政府衛生單位、民間心衛團體等推廣,呼籲民眾做憂鬱情緒篩檢及建立紓壓習慣,篩檢工具的提供從書面、網路,再研發出App版本,2012年發布,短短五個月,已超過四萬人下載。每年超過百所學校應用篩檢工具為學生情緒檢測之用。(四)每年創新及研發心理健康方案及教材,藉由影像、圖文等形式傳遞觀念,提供多元管道及通路讓民眾獲知新訊及求助資源。 2009年起,除憂鬱症防治系列持續,更積極推動運動紓壓系列:從各界領導者共同帶領響應到「樂動小將」、「樂動少年」、「樂動校園」,讓孩子從小習慣養成好的紓壓方式,並創立每年五月的第一個星期一為「企業紓壓日」。 世界衛生組織已預言2030年憂鬱症將是造成社會疾病負擔的第一位,心理衛生組透過各式宣導教育工作,讓全台灣民眾對憂鬱症防治的認知程度提升,求助意願提升,淡化民眾對憂鬱症的負面觀點。透過長期推廣,不憂鬱(讓自己快樂)已成為許多民眾的生活主張。
食品營養 均衡飲食 展望健康樂活 飲食是健康的基礎,飲食不當經過長時間累積後會對生理造成巨大影響,如常見的肥胖以及超過三分之一的慢性病。有鑑於此,食品營養組自許為營養教育先鋒,自1984年起便長期致力推廣國人「吃得衛生、吃得安全、吃得營養、吃得環保」觀念。 食品營養組是台灣第一個辦理減肥比賽的單位,長期關注健康體位與體型意識議題,從身材、減肥等議題進行分析,召開如:美容業者十大伎倆、體型意識、十大黑心減重行銷伎倆等記者會,期破除民眾迷思。 而在多年宣導教育過程中,我們發現兒童是飲食培養的關鍵期,從小養成良好飲食與生活習慣有助於奠定一生健康的基礎,由於兒童「有選擇的權力,卻無判斷的能力」,因此食品營養組推動「校園食品」規範,台北市與教育部更分別在1996年、2005年公布實施,規範校園中點心之營養與衛生品質,幫助建立校園健康飲食環境。 「給他魚,不如給他釣竿」,因此自1990年起積極投入兒童營養教育紮根計畫,發展「飲食紅黃綠燈」宣導概念,更陸續以「飲食環保-珍食行動」、「多吃蔬果」、「每天2份奶」、「改吃全穀」為宣導主軸,至今每年辦理超過250場生動、有趣、互動性高之宣導活動,自2000年起更將「澄清食品真相」、「認識食品標示」、「食品安全」等議題列入宣導主軸中,透過揭開各種迷思如:加味水、速食、零食、優酪乳、乳粉…等,期協助民眾建立有智慧的飲食觀。 「我們會吃喜好的食物,我們更會喜好常吃的食物」,未來我們將持續帶領孩子健康吃、快樂動,建立孩子良好習慣,也將持續宣導高油糖鹽之危害,以預防國人肥胖與慢性病。
|
|
|
回應 (0) | 人氣 (4131) | 推薦 (3689) | 轉寄 (0)
|
|
|
5月31日...←
上一篇
|
下一篇
→國健署及路...
|
到第頁
|
|
|
回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