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諸葛亮的戒菸POWER(二)
|
分類:諸葛亮戒菸書
|
小醫王(smoker) | 2008/2/17 下午 01:35:31
|
 圖片http://baike.baidu.com/pic/1/11961742146949045.jpg
《諸葛亮戒子書簡述》
有人說文人都喜歡留名,其實文人喜歡把自己的著作留給後人。 好名好利,是人心的根本病根,賢者難免。 先不談古人,就拿現在來說,幾十年來,不知出版了多少著作,但其中能被我們放在書架上要保留它到二三十年的,又有幾本書? 尤其現在流行的白話文章,看完就丟,只有三分鐘的壽命,因為它缺乏流傳的價值。 一本著作,能夠使人捨不得丟掉,放在書架上,才有流傳可能。 所以留名是很難的。 清代詩人吳梅村說的:“飽食終何用,難全不朽名。”一點不錯。
所以古人又有一句名言說:“但在流傳不在多”。 比如諸葛亮的一生,並不以文章蓋世,當然是他的功業蓋過了他的文章。 而他的文章只有兩篇『出師表』,不為文學而文學的寫作,卻成為千古名著,不但前無古人,也可以說是後無來者,可以永遠流傳下去。 他的文學修養這樣高,並沒有想成為一個文學家。 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事業成功的人,往往才具很高,如用之於文學,一定也會成為一個成功的文學家。 文章、道德、事功,本難兼備,責人不必太苛。
諸葛亮除了『出師表』外,留下來的都是短簡,文體內容精煉得很,一如他處世的簡單謹慎,幾句話,文體就解決了。 看他的傳記裡,孫權送他東西,他回信不過五六句話,把意思表達得非常清楚,就這麼解決了。 這一篇『戒子書』,也充分錶達了他的儒家思想的修養。 所以後人講養性修身的道理,老實說都沒有跳出諸葛亮的手掌心。 後人把諸葛亮這封信上的思想,換上一件衣服,變成儒家的。 所以這封信是非常有名的著作。
|
|
我要回應
|
回應 (0) | 人氣 (5017) | 推薦 (3435) | 轉寄 (0)
|
|
|
諸葛亮的戒...←
上一篇
|
下一篇
→諸葛亮的戒...
|
到第頁
|
|
|
回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