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柴松林:吸菸傷害他人權利 不應受保障 |  
                    | 分類:無菸記事 |  
                    | Alie(shwulin168) | 2009/2/9 下午 02:44:36 |  
                    | (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8日電)吸菸者有無人權?中國人權協會名譽會長柴松林今天表示,人權的基本是生存權與健康權,吸菸者妨害他人的健康與不吸菸的自由;會傷害他人權利的不是權利,不應受到保障。
 
 菸害防制新法自1月11日施行,許多吸菸者大嘆沒有「人權」。柴松林今天在菸害防制新制上路滿月記者會做了上述表示。
 
 他說,過去人類不了解吸菸有害健康,後來才知吸菸威脅到人的生存權。經過推動反吸菸運動人士長久以來不斷呼籲吸菸會影響人的健康、生存權,甚至因而喪失工作,失去享有幸福的權利,各國禁菸法令終於陸續通過。
 
 不過,對於台灣的菸害防制法,柴松林認為「非常不完美」,他說,最理想的禁菸境界是100%沒有菸,因此,他只給40分;尤其菸害防制法對禁菸仍有部分但書和例外,讓人以為抽菸是可以的。
 
 柴松林舉例說,1998年加州是全球第一個實施「室內公共及工作場所全面禁菸」的地區,且沒有任何場所可以例外。因執行成效良好,2003年持續發展為戶外吸菸區須距離禁菸場所出入口20英呎以上;而到了2009年,加州的某些城市甚至通過即使是住家,只要是有共通的牆壁、天花板或空調,都必須禁菸。
 
 柴松林表示,社會上習慣區分為吸菸者與非吸菸者權利,但吸菸者妨害他人的健康與不吸菸的自由,本身就是「犯罪」行為,傷害他人的權利不是權利,不應受到保障;何況吸菸者本身也有生存和健康的人權,他們的吸菸等於傷害自己的健康和生存權。
 
 他說,吸菸者根本不應吸菸,菸害防制法應該是要同時保障吸菸者與非吸菸者的健康。世界衛生組織的數字指出,全球每年有540萬人死於吸菸及二手菸害,目前全球更有7億的兒童正遭受二手菸侵害,若再不積極有效地防制菸害,預估21世紀將會有10億人死於菸害。
 
 柴松林強調,台灣既是尊重人權的國家,當然也就必須以不侵害他人為原則。他期許癮君子行使所謂吸菸的權利時,能尊重他人不因此受害的權利。
 
  圖說:左起終身義工陳淑麗/消基會孫立群/人權協會柴松林/戒菸諮詢召集人薛光傑/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
 |  
                    |  |  
                    | 
                            
                                |  | 回應 (0) | 人氣 (6454) | 推薦 (4255) | 轉寄 (0) |  |  
                    |  |  
                 | 
                        
                           | 台灣民眾遭...←
                            
          	                  上一篇
				                |
			                  下一篇
            			      
			                   →菸害新制上... | 到第頁 |  |  
                    |  |  
                    | 回應 |  
                    |  |  |